在寫和服體驗後續之前,基於個人志趣,想先寫個以車輛為主體的旅行花絮;
去年從東京回來就想寫了,以前問去過日本旅行的人,大多都回答我說沒看到
什麼汽機車(汗),但是擁有傳奇本田、世界最大豐田、愛跑WRC的三菱、男子
漢川崎、國民鈴木各大廠的國家,說路上沒什麼車輛在跑我實在不相信。
去年在東京已經有初次觀察的經驗與興奮,這次在京都則是感受到不同的用車
文化,當然這是很主觀的看法,就讓我慢慢寫吧。
▲路邊停車場內的YAMAHA SR400,比台灣的愛將150大一號
相較於有八百萬人的東京二十三區,一百四十萬人的京都很有生活感,加上眾
多老房子,京都的汽機車顯得更加親民與日常。以觀光客通常會去的地方來講
,我覺得京都不少路都蠻大條的,四線道或是六線道,東京反而比較窄,甚至
是兩線道 + 路肩。
也有可能跟利用的交通工具有關,搭公車總是比山手線更靠近一般道路。
機車篇:
▲HONDA CUB
HONDA傳奇性的車款,也是我覺得最適合日常使用的車款,攝於前往東福寺的
路邊。台灣的金旺則是越改款越不經典,把很多重要元素拿掉,還好有wowow
扳回一城。
▲光陽 Looker 50
這台Looker跟choinori還有一大票淑女車停在路邊,蠻顯眼的,這樣雜亂的角落
其實有不少處。Looker就是台灣曾經賣過兩年左右的People,只是內銷排氣量
是125,充滿歐風的16"大輪是最大的特色,可惜台灣消費者不買帳。
▲三輪機車附屋頂跟行李箱
日本的三輪機車跟台灣不同,是原廠設計好的商用車,完成度較高,但是台灣路上
沒出現過,是嫌跑的比較慢還是不能塞進停車格?攝於飯店一樓外的人行道旁。
▲HONDA CURO UP?
打問號是因為我不太確定,很像三陽達可達那個年代的風格,承載量看起來很高,
攝於茶碗坂附近巷子。
▲SUZUKI Address V125
PTT biker板很多人推薦的通勤用address,現在叫地址或是鵝追死,以前2T版本
叫做金贏家,不管4T或2T,輕巧陽春都是不變的特色。對了,台鈴也有賣這台。
▲SUZUKI Let's 50
應該台灣麗仕50一樣?很有SUPA感的安全帽就丟在菜籃裡,誰說日本人都戴Arai。
攝於岡本織物店附近。
▲真正的菜籃車
這才是菜籃車,沒有華麗的配備,只有非常實用的大菜籃與後貨架,還有不怕被擋
到的大燈;上面的捲簾或許有減少被丟垃圾跟飛車搶劫的效果。
▲旅行中的機車騎士
忘記車牌是哪個縣市,總之不是京都府。有種會在溪流旁紮營,點著營燈喝茶的感覺。
沒有超車到最前方,反而耐性的在汽車後面等待;攝於清水寺附近。
▲等待中的機車騎士們
攝於祇園附近道路,兩台嬉皮車兩台街車,看的我好想租一台來騎。
▲HONDA CB400 Super Four
台灣號稱國民重車的CB400SF,不負眾人期望的隨便停在販賣機旁邊。可惜這趟
沒看到傳說中的送貨騎士。
▲夏亞三輪車(誤)、方錶老狼125、HONDA Fusion 250
攝於二条城外,少見的機車停車格,車輛款式的多樣化就這樣表現出來。
▲謎之車輛
車身size不能算是ATV了,巨大的車胎與復古風格土除讓人覺得應該是台汽車,但
是沒戴安全帽的駕駛雙手姿勢卻像是在操縱車手把而非方向盤,令人在意的存在。
不小心貼了這麼多照片,感謝大家的耐心收看,下次還會再寫一篇汽車的,汽車照
片一隻手數的出來請不用擔心。